(本地)抗疫群英谱中的“大侦探” 记兰州市疾控中心流调组
本篇文章1781字,读完约4分钟
转移小组工作人员的照片由兰州疾控中心提供。在新冠肺炎抗击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奔赴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们都是“大侦探”,都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他们能够在茫茫人海中捕捉到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追踪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们是兰州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学调查小组。如果没有疫情,他们可能永远不会站在台前被人知道。但是,在今天的抗疫家谱中,他们应该为他们写一部伟大的书。
张晓宇作为一名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方面有30多年经验的疾病控制“老手”,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流控团队负责人的责任。疫情爆发以来,她带领流控团队的同事坚守岗位,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让她瘦弱的身体看起来更瘦了。她肚子疼,在单位呆了24小时,一刻也没离开。在她的领导下,转移小组成功完成了病例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管理等工作。
切断传播途径是第一时间获取确诊病例流行病学资料的关键环节。因此,转移小组成员必须与每个确诊病例密切接触。
流动控制小组副组长陈济军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被抽调到流动控制小组负责新冠肺炎疫情现场流动控制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他说:“流量控制人员就像一个‘侦探’,不仅要辨别患者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还要从他们提供的众多杂乱的信息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做出流控图,尽快找到密切接触者,进行统一管理,有效切断感染。为了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流转小组成员进入病房与患者进行零距离的面对面交流,不用担心风险,但也不要小看这些“面对面”。流调人员透露的一个眼神甚至肢体语言都有可能被流调对象接受和配合,让他们打消顾虑。毕竟,只有建立信任,才能了解和掌握真实信息,为疫情防控提供有效的第一手信息。
“当我第一次接触病人时,我很紧张,但作为一个疾病控制者,这是我的职责。我知道,案件资料越早越全面,就能越快越准确地确定他的密切接触者。”张伟在日记里写道。说话很温柔的就是这么一个小女人,却是第一个冲进病房的“女汉子”。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戴着口罩和手套,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那么的熟悉和轻松。当她走出隔离病房,摘下护目镜和防护服,不换气时,她开始整理流动信息和深夜病书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张伟的老公马汉平也是疾控人员。他知道妻子工作的危险性。虽然在一个单位,楼上楼下,但是夫妻二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忙忙碌碌。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一起工作了。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关心和体贴写进微信:“如果可以回家,先回去看看孩子。作业,不用管我!”“好的,注意安全,做好防护。”
在疫情防控运动开始时,传染病网络审核记者王昭君首次要求加入流行病学调查小组,随后她参加了甘肃省首例确诊病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从第一次报道的那一刻起,她连续工作了50多个昼夜。每一次警告提示,每一次电话响起,甚至留下两个熟睡的孩子半夜去单位完成报告审查任务...同事怕她太辛苦而无法替代她,但她说:“这是我的职责,其他同事已经不熟悉我了。我怕错过重要信息,耽误疫情准确及时报告,或者自己心里踏实!”
钱芳是这个群体中的“90后”。她去年九月刚参加工作。面对不断“来袭”的流量任务,她从不说“不”。她默默地工作。当她得知单位要派人员去武汉支援时,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我申请支持武汉,我年轻,没有负担;我是共产党员,应该义不容辞。”虽然钱芳没有去武汉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她最终还是被调到武汉为飞往兰州的海外包机做转运。午夜时分,钱芳终于完成了她的工作,和同事们一起吃方便面。她疲惫的脸上爆发出一丝兴奋。“我觉得这种体验是最宝贵的职业体验”。
有即将退休的老同志,也有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有时候,他们刚刚完成一项流量调节任务,没有时间休息和吃饭,不得不全副武装,前往下一个流量调节地点。最忙的日子,组员在办公室睡觉吃饭。他们表示,这样可以为数据分析节省更多时间,从而为“密切联系”调查尽快提供详细准确的基础数据。他们是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没有慷慨激昂的动员令,没有催人泪下的誓言,只有为人民健康而战的心。他们的故事简单感人。
目前,兰州市疫情防控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积极帮助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同时,也面临着“内部防扩散、外部反投入”的挑战。只要疫情还没有结束,兰州疾控中心的机动队就不会松懈,坚决以实际行动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就像场上的队员和踏入阵地的士兵一样。
兰州日报新闻全媒体记者刘晓芳
标题:(本地)抗疫群英谱中的“大侦探” 记兰州市疾控中心流调组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