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西大考古成果频频亮相央视 在新疆发现首个河湖沿岸青铜时代聚落遗
■记者张伟通讯员李伟
7月23日,记者获悉,7月20日,央视《新闻直播室》报道,西北大学考古队在新疆河湖一带发现青铜时代聚落遗址。这也是新疆发现的第一个沿河流湖泊分布的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恢复该地区青铜时代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据报道,由西北大学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研究所联合组建的东天山考古队,首次在新疆巴里坤湖边缘发掘出青铜时代大型聚落海子岩遗址。该遗址位于新疆巴里坤县巴里坤湖以南1公里处,已有3300年的历史。建筑群中间的建筑东西长34米,南北宽25米。四周是堆着大块砾石的石墙,南面和东面都有石基土墙的附属建筑。房子里有石墙或泥砖土墙,把相互连接的多个房间隔开。
该遗址的大型建筑群已经使用了数百年,在此期间多次被使用、着火、修复和扩建。房子的地面上发现了柱洞和坍塌的木门,此外还有被石头包围的炉灶、存放青稞的大型陶罐、加工谷物的石磨、石磨棒、石杵、石锄农具、青铜镞、骨头等遗物,以及大量牛、马、羊的骨头。经确认,该遗址的人口以定居农业和兼营畜牧业为生,与八里昆山北麓发掘的兰州湾子遗址、狮子林沟遗址、红山口遗址同时属于同一时期的人口遗存。
据报道,海子岩遗址是经过科学发掘的新疆青铜时代第一个沿湖聚落遗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的4名教师、30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在现场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教学实践。遗址的进一步研究对于恢复该地区青铜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定居模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为了解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后人们的迁徙、交流和融合以及该地区生计方式的转变等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城市青铜器之谜”和荆振成墓志铭出现在中央电视台
最近西北大学频频上央视。6月13日,央视科教频道“探索与发现”栏目采访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赵丛苍,揭开了这座城市青铜器的神秘面纱。6月5日,央视四套“国宝档案”栏目介绍了西北大学博物馆馆藏的荆振成墓志铭。
什么是「城市青铜器之谜」?原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省城固县和阳县交界处的涟水河两岸已出土青铜器700余件。这些青铜器数量可观,形状各异,包括各种容器、武器、工具、仪式等。考古学家从形状和纹饰推测,大部分是商代中后期铸造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城阳青铜器是什么人什么时候铸造的?属于哪个势力?为什么最后被埋在这里?带着这些疑惑,当时在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读研究生的赵丛苍决定以此为题,寻找一个与商周相关的遗存。
最后,在关于保山遗址的五次考古发掘中,赵丛苍带领团队发现了坑、灰坑、陶窑、坟墓、环形壕沟、烧烤坑和数百平方米的住房基地。经过西方大学师生长期不懈的努力,科学考古逐渐证明,宝山遗址是商代的民居聚落;保山人是城阳青铜器的使用者。
央视四套于2019年6月5日在国宝档案馆播出的节目中采访了西北大学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贾麦明,并介绍了该馆收藏的荆振成墓志铭。
早在2004年春天,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就收藏了一箱唐代日本使节荆振成的墓志铭。消息一经发出,立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2017年9月11日,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日本报纸《读卖新闻》走进西北大学博物馆,针对的是荆振成的墓志铭。据悉,今年8月初,《读卖新闻》电视台将在未来采访拍摄荆振成墓志铭。
标题:(本地)西大考古成果频频亮相央视 在新疆发现首个河湖沿岸青铜时代聚落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