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从驻进村里到“驻”进村民心里 记兰州大学全职村干部邓汉华
本篇文章1488字,读完约4分钟
一次“深入农民家,走在田间”的家访——这是邓汉华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厦门回族乡白杨沟村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兰州大学其他驻地干部生活的缩影。
从高校的行政岗位到村里的扶贫干部,白杨沟村产业的发展,教育问题,观念的转变,邻里矛盾的调和……村里的一切都成了他的工作。邓汉华笑着说,“专职”村干部是他的头衔。在600多个扶贫日日夜夜中,邓汉华刻下了许多关于白杨沟村的故事。
暂时离开象牙塔,回到黄土地
邓汉华在河南省泰康县的一个村子里长大。2018年,邓汉华看到兰州大学选择派驻村干部的消息,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白杨沟村地处崆峒区南部山区,山沟较深,村里不到80人,2000亩耕地中有1500多亩被废弃。大量的人口外流,荒废的土地和深厚的自然环境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刚来的时候,环境和经济困难摆在邓汉华眼前,但他觉得贫困地区的思想观念和劳动力资源更需要重视。“刚来的时候,村里没有小伙子,最小的45岁多。”邓汉华认为,年轻劳动力的流失是大多数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发展问题。
把“星星”移植到地里
但邓汉华等驻地干部很快就在全乡参与了评估的准备工作。根据贫困发生率小于3%、村道、用电、通讯、环境卫生、村集体收入、村合作经营等扶贫指标,白洋沟村全村通过当年扶贫专项考核检查。
虽然实现了“脱帽”,但这里的人脱贫基础薄弱,主要经济来源是肉牛养殖和劳务输出。巩固扶贫成果,确保贫困户脱贫致富,已成为邓汉华和驻地干部的重点工作。
基本思路已经确定,但从“路线图”到“施工图”还有很多邓汉华从未遇到的困难。“怎么养牛?什么样的牛棚更有利于规模化养殖?如何配制浓缩饲料更有利于肉牛的生长……”这些过去从未考虑过的事情,逐渐成为邓汉华在田间劳作时的第一想法。
合作社是减贫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促进村集体经济和产业的发展,驻地干部开始计划使用合作模式,并带领发起人大力推进合作项目的建立和资金支持。大家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在苜蓿种植项目和牧草加工厂项目中,合作牧草种植项目获得财政支持10万元,牧草加工项目获得政策财政支持20万元。
一年多来,白杨沟村从无到有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等青贮材料,规模不断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50亩,优质苜蓿连作也达到700亩。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市场条件的变化,白洋沟村的年轻农民工开始返乡,五六个年轻人开始养牛种地。村民的大规模精细农业正在逐步扩大。25户中,养牛户21户,养牛15头以上的5户,养牛10头以上的10户。“规模上去后,养殖成本降低。养15头牛的农民,一年卖6头左右的肉牛,收入可达9万元。”
村部点亮了“长明灯”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村民的农民工泼了冷水,给白杨沟村村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在一切都还停滞不前的严重疫情期间,邓汉华早早回到白洋沟村,与村民一起专注于疫情防控和养殖业的正常发展。
在确保春耕的过程中,邓汉华联系了学校单位,为种子、肥料等物资提供了一些帮助和帮助。“种植的类型和土地的数量需要调查。农产品价格虽然不能保证,但这些基本保证一定要做好。”邓汉华表示,这样可以保证种植收入,减少疫情期间限制农民工带来的损失。
疫情期间,村里的孩子都上了网络课。邓汉华和驻地干部还指示孩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提交作业,并与家长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让孩子写得更好。
“但是看到农村扶贫政策可以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进一步实施,可以给农民带来或多或少的好处,这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邓汉华表示,与其他工作相比,这份工作经历带给他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难得的经历和锻炼,也是值得珍惜的一笔巨大“财富”。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地图
标题:(本地)从驻进村里到“驻”进村民心里 记兰州大学全职村干部邓汉华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