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垃圾分类持续推进 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兰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本篇文章3408字,读完约9分钟
兰州作为全国46个重点城市之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垃圾分类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的部署要求。兰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实践新的发展观,坚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有机结合。按照“基础设施与意识形态同步推进、公民自觉与政府强制同步实施、服务购买与自主同步尝试”的三同步工作方法和“机构完善、试点探索、全面推进、成果巩固、目标实现”的三年规划,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目前,各党政机关、主城区中小学和示范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全面启动,分类管理办法和分类教材已下发实施,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初步形成。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率达到30.1%,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机制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和《甘肃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履行政府主要职责,积极落实工作任务,努力构建协调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格局。
为了更好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成立了由兰州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城市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协调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严格符合工作要求,紧凑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和月度工作报告制度,加强城市联动和部门协调,形成全市一盘棋、各方共同努力的推进机制。市、区两级都设立了生活垃圾分类机构,负责具体工作的推广和实施。通过建立工作机制,组织有保障,人员能落实,制度配套,工作有效。
宣传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多平台宣传,家庭、社区、学校、事业单位、医院、企业、景区、军营等多形式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获奖答案和知识竞赛,筹备垃圾分类“妇女之家美容积分超市”和“微型展厅”,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支持、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到2019年10月底, 省级和市级媒体发表了400多份手稿,报道了780多次,在线媒体推送了3500多条信息,张贴了45000多张海报,向公民分发了160000多份手册,设立了1721个数字视频广告点,并在公共汽车上分发公共服务视频。 同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余项,主题活动1633余项,专项培训180余项,入户宣传26.4万余次,宣传覆盖率达到90%以上,居民知晓率达到80%以上,垃圾分类推广势头强劲。
程序
兰州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下发了《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暂行办法》,细化分解了工作任务。同时,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绩效考核、目标考核和各项竞赛,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实施交叉评估,将各区县每月工作情况通报“一把手”,促进各责任单位有效发挥职能,确保垃圾分类整体推进。
制定《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为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提供法律依据。2019年5月9日,兰州市下发第一张生活垃圾分类票,对两家未能配合依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物业企业进行处罚,标志着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入强制执行阶段。目前,全市已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72个单位和物业小区进行了批评教育;调查66起,行政处罚66起。
措施
围绕生活垃圾分类目标任务,从公共机构强制分类、加快示范区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教育、重点行业深度推进等四个方面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制定《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细则》,对全市1002家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机构共配备二分法收集容器6100个,可回收容器8432个,其他垃圾容器7883个,有害废弃物容器339个,易腐垃圾容器394个;分类投放可回收料4578吨,有害废弃物6.73吨,易腐垃圾5946.3吨,其他垃圾7601吨。
发布《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标准(试行)》,开展以街道为基本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区建设,通过党建指导、志愿服务、签订物业企业承诺书,形成了党组织、居委会、行业委员会、物业、志愿者五位一体的工作推进格局。截至2019年10月底,兰州主城区50条街道中的35条街道和266个社区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区建设,覆盖率超过70%,覆盖70.09万户,62.78%的家庭。
制定《兰州市中小学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兰州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标准(试行)》,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文明校园、德育示范校园创建、市级示范高中评估、绩效评估等一系列活动。编制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少儿版、小学版和中学版,完成了《中小学垃圾分类专业》教材的编写、审核和发布。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市95.94%(661所)的中小学将垃圾分类纳入教育体系,开展了2540次家庭、学校、社区互动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通过宣传引导、组织培训、配套硬件设施等多种形式,在卫生、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社会团体、宗教团体等重点行业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全市41家医疗机构、27个A级旅游景区、47家星级酒店、843个社会团体、426个宗教场所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85%的从业人员和信教群众接受了教育,70%的设施得到了配备。
系统
结合“四大类”,狠抓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三个环节,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体系。
科学合理地在住宅小区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在办公和营业场所设置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和可回收收集容器或投放点,在道路、广场、公园、公共绿地、机场、客运站、轨道交通站以及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商业等公共场所设置可回收和其他类型的垃圾“两桶”收集容器,并进行桶侧监管, 点交换和资源回收对于物业公司的前端介入培训教育,实行红黑榜和市场准入淘汰制度,督促其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 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奖罚清单”、“红黑榜”、“时尚清单”,鼓励和培养居民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
一方面,加快“两网融合”,整合改造现有回收网点,引导生活垃圾收运网络和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发展,加快可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截至2019年10月底,已投资400多万元。升级改造120个“两网融合”网点,建设14个垃圾分拣中心,拨打12345民青通、965955废品热线使用。另一方面,生活垃圾收运车辆1248辆,其中可回收垃圾收运车辆27辆,有害垃圾收运车辆19辆,易腐垃圾收运车辆141辆(厨余车60辆,厨余车81辆),其他垃圾收运车辆1061辆。车辆涂有标识,收运路线规划合理,基本实现了分类居住区的分类收运。
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累计投资约19亿元,建设兰州盛兴园区循环经济处理产业园、兰州全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中普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甘肃艾晨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餐厨垃圾回收处理厂、甘肃德隆生态建材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处理厂、甘肃金创陆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建成安宁全循环智能生态分类运营中心(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初步形成废物分类处理体系。 特别是安宁全循环智能生态分类运营中心,集可回收材料分拣包装、大型垃圾拆解破碎、有害废弃物分类暂存、厨余垃圾堆肥等功能于一体。,填补了兰州餐厨垃圾处理空白的空白,缓解了“前端分类,后端一锅煮”的问题。
方式
积极创新思路和措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精细化管理理念,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
以城关区酒泉路街道为垃圾分类网格化试点街道,将辖区划分为76个区域垃圾分类网格,包括住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酒店、商场等。,建立一个拥有社区专长、网格人员和建筑院长的“三合一”垃圾分类网格团队。按照“党建+133”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法,积极宣传入户,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督促群众严格分类。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龙头,其他18所高校,通过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分步实施,在各高校建设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备,与学生学分挂钩,实现校园易腐垃圾“零排放”、可再生资源“零浪费”、有毒有害物质“零污染”,努力建设“无废弃物大学”。目前,西北师范大学“无废校园”工程的设计方案已经制定,并于去年年底前投入运营。
采用智能平台和一户一码分类模式,在街头商户、餐饮企业、公共机构等场所安装“生活垃圾分类商户联盟”标志。商家或居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在app上预约垃圾分类上门回收服务。目前,试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如果效果可观,下一步将在全市推广。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
标题:(本地)垃圾分类持续推进 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兰州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