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一份报纸的文艺或者江湖
本篇文章1783字,读完约4分钟
有人说,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因为一群人的坚持,才文艺;有人说,位于祖国陆地版图中心的兰州,因为地理条件粗糙,显得像个江湖。对我来说,这个被多元文化渗透的边疆城市,就像“安宁”,一个在西郊生活了26年的地名。它充满了真正的包容和温暖。
源于一种对文学的热爱,多年来一直关注着这座城市为数不多的报刊杂志,以及隐藏在类型背后的那群人;它源于对文学的严格坚持。岁月流逝,我们大多数人成为兄弟姐妹,或留或离,在母亲河艰难的蠕动中留下自己的深浅脚印。
正处于全盛时期的《兰州晚报》就是这些刊物之一。从1980年创办《兰州报》到1985年创办《兰州晚报》,再到1993年创办《兰州日报》,40年来,这份薄薄的报纸和一代又一代的记者,始终在黄河岸边划出一片绿色的文学大陆,用文学的梦想哺育着一个又一个少年,滋养着一点点文艺。
我记得我第一次出现在这张报纸上是在1995年1月24日。一面字迹稚嫩的隶书大旗迎来了我在兰州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当年母校西北师范大学举办的书画摄影大赛的参赛作品。那年11月7日,一首诗《致姐姐》也在一场雨夹雪中开始了自己的城市之旅。
当时《兰州晚报》副刊编辑里有一个响亮而动听的名字——诗人那叶。2003年,她与同城诗人李老相共同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让兰州诗人开心的时间持续了很久,《兰州诗夜》也以品牌的形式在中国文坛上写下了传奇。自然,由此出发,要在黄河岸边树立优秀的文学丰碑;从那时起,我们可以在汹涌的波涛中继续躲避那些辉煌的文学名字。
2000年,在中国互联网的“论坛时代”,有一个论坛叫“西祠”,曾经吸引了一大批文艺犬儒。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的诗人张海龙在那里开设了一个名为“新龙门客栈”的专栏。当时对于信息产业发展缓慢的兰州来说,网络论坛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东西,当地的文学爱好者很快就聚集在那里享受春秋。说白了,有些人纯粹是好奇,比如我自己。当时,为《兰州晚报》工作的作家张海龙也在副刊上写了一个时尚专栏,也叫“新龙门客栈”。一大群文艺青年如韩松落、李文菊、雀月、李庆林等聚集在一起,每周一肆意写前卫、时尚、随意、戏谑的文字,在嬉笑怒骂中挥霍青春与热血。说白了就是有些人,比如我自己。
那时候我们是同一所大学毕业的,没见过面。文章都是蜗牛一样的网络上另一个兄弟的日期。一个夏天的周末,看了张掖路黄庙的真假摊点,没有装懂,两个高大张扬的男人走过一条摆满各种大排档的小巷。相视一笑,长发披肩的微笑男子拦住我:“你是索慕冬吧?”“你是张海龙!”“这是李文举。”第一句话让我们熟悉了下午的阳光,自然和詹妮弗。握手,转身,跟着他们进了马路旁边的报馆。在二楼的大房间里,我们读着自己的文字,就像读着无尽的青春。太阳西倾,河水波光粼粼,穿越城市的精神让我们为自己是城市的主人而感到自豪。
后来,海龙、罗松和文举相继离开码头,前往各自遥远的地方。网上的论坛继续开着,但是那些人和话有点落寞和落寞,就像千变万化的世界。后来,一些兄弟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而另一些兄弟则一个接一个地来填补空多年的空白。报纸上的专栏也是临时开放的,不再是那些人和话,有点奇怪。熟悉的人偶尔会在不熟悉的网络上见面,淡淡的打招呼,热烈的讨论。或者,静静地看着,什么也不说。——一切似乎都变了,一切似乎都停在了原地。
就像我们总是哀叹时光飞逝,互联网突飞猛进,让我们感到无助,莫名兴奋。这一沓纸,叫做《晚报》,也会在每个黎明如期与兰州人见面。偶尔报纸上零星的文字也能让我们抬头看看复杂凌乱的书桌,看看窗外久违的新鲜感和亮度。
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继续和这家报社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还和一批优秀的记者、郭、、成为了隔江相望的朋友...带着西方人的淳朴和执着,守护着城市的黎明和黄昏,守护着一摞摞薄薄的纸的春夏秋冬。
热爱写作的人应该有同样的目标。后来,甘南诗人王彦在兰州晚报任职。这份报纸,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与网齐头并进,和我们身边变幻莫测的温暖世界一样热闹。约好了,她拿着这份报纸走进一所学校,和孩子们分享自己浅薄的阅读经历和糟糕的写作过程。在那个宁静的下午,黄河边的校园里长满了紫丁香。
我希望这座城市,和她的孩子们一起,能在一个夕阳般的傍晚停下来,在一个更快更真实的未来里,继续素衣雪景般的文艺,继续满是沙砾的江湖。
水在水里流动,没有声音。风在风中吹,不留痕迹。
□羯洁?索木东
标题:(本地)一份报纸的文艺或者江湖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