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走近春耕一线 七里河篇 大棚蔬菜销售 干部帮了大忙
本篇文章1438字,读完约4分钟
草莓收获,扫码看视频“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这几天也是种植最忙的时候。”3月9日,记者走访七里河区彭家坪、西果园时,看到山区虽然有些寒意,但村民们已经在地里干活了,种植者们正忙着给庄稼施肥浇水。近年来,除兰州百合外,还有兰州韭黄、草莓、桃、花、食用菌等73个品种,成为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
在疫情期间,干部们帮助种植者找到市场
当天,记者驱车前往彭家坪石板山村。石板山村地处高海拔地区,一年四季温差较大,但走进温室却温暖如春。这些大棚是种菜种花的基地,商业模式是合作社加农民。在村头的一排排大棚里,黄瓜、西红柿、草莓、非洲菊、玫瑰等等都被盖着。“西红柿黄瓜都成熟了。今年受疫情影响,只能通过网络和微信销售。如果是往年,是三八妇女节前后采摘的旺季。”种植者郭说,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区、镇两级的干部帮助很大。宝村干部为了避免与人接触,通过电话和微信帮助种植者在自己家门口找到一个市场,大部分农业特产都分到了农大、师大等高校。
合作会员周军,专门种花。温室里的黑菊花和黑玫瑰快乐地生长着。虽然价格和销量与往年相比有一定差距,但他心里还是很开心的。“今年开发了五个大棚,干部家门口也卖花。每个工棚收入3万左右,比在外地打工好。”周军说。
兰州联兴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郝荣刚介绍,基地共有83个大棚,14名村民加入了合作社,目前通过网络分发给消费者。
2特色农业吸引返乡青年在家赚钱
采访过程中,一个年轻人忙个不停,不断协调对接种植户和村民。他叫王立新,现任彭家坪镇石板山村党支部书记。前几年因为路况不好,很少有人来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挣钱,王立新也去了南方。“耕地几乎是荒地,种的庄稼不够买化肥。后来,有人慢慢地重新种植果树和蔬菜,但仍然没有成功。近年来,在区镇的大力支持下,村里修路,主要发展特色农业,即大棚蔬菜和花卉。现在该村已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真正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王立新说,看到农业特色发展越来越好,一些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回国参加合作社,在家门口挣钱,照顾家庭,两全其美。
3.农业资源丰富的百合试验研究基地种植
春耕备播模式已经启动,农资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事情。记者走进七里河区西果园镇供销社。仓库里堆满了各种农业材料,包括复合肥、种子、油菜籽、农产品和器皿等。“最近春耕期间,有很多农民购买农资。我们转移了几百吨农资,完全可以满足周边农民的需求。”供销社负责人说。
位于兰州百合标准化种植及种球繁育实验基地西果源镇包子村,工作人员正在播种百合,温室培育的百合鳞片长达一寸多。在王铭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车间里,成员们正在加工百合,准备打包后通过网络送到南方。望着群山,田野里出现了一万亩百合,村民们忙得不可开交。
七里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首席专家李斌表示,百合试验研究示范基地主要开展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百合连作障碍研究、百合品种资源、栽培新技术研发,以及生物有机肥、菌肥、叶面肥系列试验筛选。目前,尚领村、马圈村、平岭村、余浪村、湖滩村、张家岭是百合种植的标准化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将加快百合的生长速度,打破原有的百合种植模式,增加产量和收入。
4农业技术人员下乡做好农业服务
目前是防疫春耕的关键期。区农业和农村局安排农业技术站的技术人员在社区进行防疫和值班。同时还需要深入农村开展春耕备耕,做好农业服务,调查各乡镇春耕情况,进行全区调查,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种子、农药、化肥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情况。
兰州日报新闻联播记者孙桑文/涂
标题:(本地)走近春耕一线 七里河篇 大棚蔬菜销售 干部帮了大忙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本地)山坡上的“云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