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兰州日报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兰州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城关区、西古区、红古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等地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来源:兰州日报网作者:府雪兰更新时间:2020-10-31 12:42:03 阅读:

本篇文章4302字,读完约11分钟

马金祥

一个

老家人称住在家里没事干“蹲在家里”,网友称之为“宅”、“宅男”、“宅女”。春节前后,在这个蹲在家里无所事事的特殊时期,或躺着不动,或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或看书摆弄手机。网友也蹲在家里大发诗词:“千里封寨,千里断交。放眼湖北内外,你会失去兴奋感。春节,有点烦躁。火神山脚下,有个毒妖,我要比非典还骚...春天还没到,男女老少都戴着各种各样的口罩。”有网友无话可说,说没想到蹲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生活中没听过的事,等等。看着牛肉面馆外面,口罩包得严严实实,一米几十米的间隔排着长队。我感觉很多年后我们的年轻一代会惊讶:我们的祖先在干什么?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这种奇怪的生活,时间久了就累了。我总是想起我正常生活时发生的事情。打开手机后,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关于疫情起因的讨论、推测和判断。大部分普通人都无法认为它科学、深刻、复杂。在主流媒体的引导下,大多数人把灾难归咎于吃喝、吃不该吃的东西,通过不注意食品卫生和不良生活习惯,疫情可以传播、蔓延甚至蔓延。我看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中国人喜欢用筷子夹东西,这在国外是没有的。以前家庭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现在接触频繁。建议家庭使用公共筷子,或者每人都有专用餐具。”我不是科学家,不懂医学,不能判断事物的起源,但我觉得钟老师的那句话很有针对性。也要通过这次疫情反思一些不良饮食习惯,蹲在家里谈分享饭菜,分享筷子等。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中国人和一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习惯使用筷子。筷子,在古代被称为竹,在我们的家乡仍然使用,例如,筷子的竹笼;比如火筷子,指的是火盆、火炉中使用的铁筷子。然而,大多数使用筷子的人喜欢分享食物或聚在一起。分享一餐的好处是一桌N个人可以上各种各样的菜,每个人可以品尝到不同口味的食物。人的胃是有限的,每一道菜都能尝一点。而且每个人和一桌饭亲密接触交流都是一种享受。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但是你想想,一个菜被N双筷子夹在中间,每个人的筷子夹好后放进嘴里,然后就夹了。这样,粘在筷子上的口水可能会交叉传播,但这是人际关系中对他人的排斥,还是有科学依据?

为此,我请教了我的中学同学,海口某医院的名医陈。他说:很多病原体可以在唾液中存活,很多传染病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普通流感、各种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

大多数病毒引起的疾病,如炎症、脊髓灰质炎、水痘和带状疱疹、手足口病等。,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既然这么多疾病都是通过唾液传播的,那么传播疾病也就不可避免了,因为大家都是一桌吃饭的,这其实就造成了“你吃我的唾液,我吃你的唾液,大家互相吃对方的唾液”的现象。除此之外,一桌通常从三到五个人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不等。你知道谁满脑子都是有病原体的人吗?尤其是有汤的菜上来了,有一大锅火锅,有的人就拿筷子下到盆子里搅。用嘴不干净的筷子相当于在锅碗瓢盆里洗。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我发现很多餐厅在洗餐具的时候,都不是在专门的水槽里洗,用自来水洗,消毒。而是在客人走后,服务员端来一盆水放在餐桌上,放进去后来回漂洗餐具,然后用抹布擦干净。一般客人看餐具都很干净,但不知道洗盘子的盆子里的水又浑又稠。所以知道内情,比较注意的人,饭前用开水或茶水悄悄涮一下面前的餐具,也有人用餐巾纸擦,但这个效果并不大。但是大多数人并不在乎这些。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陈博士说,即使是健康的成年人,口腔中平均也有600多种细菌,就像每个人的指纹对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一滴水中都有数百万个细菌,其中一些是有害的,会传播疾病…

好好想想。真的别说我不知道,我说的时候都惊呆了!

80年代初,有领导同志提倡用餐制度。记得当时我们在省里开会,在兰州饭店吃饭,但是不用等满满一桌十个人。现在服务员端上来一盘饭,每人面前一大盘,一大盘三四个小盘,外加一碗汤。主食大米或馒头放在大市场供大众使用,不限,可随意选择。盘子上的量那么多,一般都是成品,互不交叉,既卫生又不浪费。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的用餐制度。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后来,随着倡导者的离开,这种分餐制成为昙花一现,有些人甚至以分餐制为例,以此来疏远自己。结果从来没有人搞过那种分餐制。快40年过去了。现在在疫情的影响下,在很多院士科学家的倡导下,我觉得应该反思一下生活中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有必要重温旧事。

事实上,用餐制度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很远的地方,我曾经写过《吃“平火”的那些事》,里面也描写了早期东乡人吃“平火”的场景:...他们下了炕,挑了肉员上炕。每个人面前的炕桌上都有一个荷叶底的“平锅”,久未见肉的村民开始吃自己的肉员。这部分肉是一个单独的用餐系统,当大家围坐在康的餐桌旁用餐时。他们吃自己的食物,享受它!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在我们家乡,穆斯林住在“阿玛尔”的时候,香精油和馒头端上来后,每人分一份“碗”。所谓“碗分”,就是一碗卤菜加一块“肉”。有的爷爷把碗里的卤菜吃了,把“肉员”救了回来,带回家给孙子们吃。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分餐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文明程度慢慢提高。由于用餐时很难接受用餐制度的推广,人们后来想到了筷子。

目前,在一些高端餐厅,每个用餐者面前都有两双筷子、一个碗和一个接骨板。一双筷子是男筷子,用来把菜从桌子上放到自己的盘子里,然后用另一双筷子放进自己的嘴里。虽然看起来老板很体贴很有档次,但据我观察,其效果几乎为零。因为用一双筷子,把菜从桌子上夹下来,放在自己的碗里,然后放下筷子,再拿起自己的筷子吃菜。这么复杂的程序,大部分没有卫生意识的人都太麻烦了,尤其是看着别人的误用,觉得分的这么清楚也没用!而且两双筷子放在一起,容易混淆。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除了把公用筷子放在大家面前,还有一种方法是把一双公用筷子放在菜里,特别是放在有汤或者不易夹住的菜里,比如红烧鱼,筷子都断了;比如肉汤丸子,比如没搅拌过的填充皮等等。但是同桌人多,卫生意识不一样。有人重视并自觉使用公共筷子;而有些人却不重视。圆桌旋转的时候明明是放筷子的,但是轮到他的时候,他直接把筷子戳进去。即使邻居只是用筷子,他也视而不见。更有甚者,我还用筷子搅菜,然后夹;或者把菜放在一起,看着不顺眼,挑三拣四的放下,拨回去挑他喜欢的——关注的人会关掉胃口,不再吃这个菜!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吃饭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拿着自己用过的筷子,热情地帮邻居洗碗,试图表达他的友谊、善意和帮助别人,但关注它的人却极其不安:接受它,很明显,他刚才

用过筷子,看到他嘴里有几口,筷子上不知道沾了多少口水和细菌;拒绝,因为表现出来,没有正当理由,但是很容易对别人的好表现出忘恩负义,有点不厚道。于是,我只好护着碗,支支吾吾:“你先来,你先吃,我再吃”。但是那个帮忙夹菜的人对此一无所知,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如果你想吃,为什么以后还要吃?

有些讲究的人上来还想给自己一根筷子,但是圆桌饭的座次严格讲究,你不用坐在桌子上;上菜的时候,服务员一般会把桌子旋转到主位,然后礼貌温柔的说一句“请享用xx菜”!座位夹紧后,旋转,让别人轮流夹菜。当你旋转到你的前面时,盘子的极佳状态已经被破坏了。只能看着碗碟没碰过的角落,小心夹住。盘子里的一些菜已经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只能忍着不吃。我有个朋友说,他吃饭一般只吃手抓肉和馒头,不用筷子,别人碰过的东西他都不吃。想想也是。朋友在职场混了半辈子以上,至今没有混过什么“层次”。每次同学朋友聚会,他只能坐在第一位。当然,他不可能拿第一筷子。我经常开玩笑:你是淑女的丫鬟命,你多注意头!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所以,民间有“酒席吃不饱”的说法,酒席后回家可以再吃一茬。重要的是,虽然曾经提倡“光盘行动”,但并不能一下子改变中国人爱面子的传统。招待客人的主人感觉菜都吃完了,盘子里没剩点菜了。客人没满吗?还显得小气,不给面子。结果一桌子饭,十几个菜,吃了一半剩一半,有的菜只动几筷子就倒掉了,造成很大浪费。所以,一方面是大量的剩饭剩菜被倒掉,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吃的还不够——这不是很奇怪吗!事实上,公共筷子早就被人们使用了。在《东乡人请客:宰一只嘎吱娃》中,我有这样的描述:鸡端上来之后,一般来说,客人不会先动筷子,等主人“让位”。主人让客人吃饭,客人要谦让...主人看到客人真的不动鸡,就会拿起筷子,装作无奈的样子问:那我来夹。然后根据客人的主次辈分,按照鸡块的顺序分配到每个人的桌子上。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话虽如此,改变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多么困难啊!首先,中国富人的晚餐不仅仅是吃肚子,而是一种饮食文化。他们坐在一起聊天猜拳头,很多事情都是在饭桌上做的。我工作的电视广告业务员都可以喝酒。为什么?有些老板给你打广告是因为他们开心。端着杯子满是自豪:“喝吧,一杯一万(广告费),好大的事!”人一旦喝多了,就更不用说刻意用筷子了。很难说谁的碗筷下去了!除此之外,敬酒盘上的“四季富”和“六六大顺”敬你,还要用这杯敬下一杯。那些不能喝醉或忸怩的人只能在还剩半杯的时候喝半杯,有些人喝了再吐到杯子里,然后在这个杯子里续酒...在这种情况下,你制定一个用餐制度,给每个人一个菜,让他们低头吃自己的菜,是不现实的。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去过美国出差,发现美国人基本都是自助餐。吃饭就是吃饭,谈事情就是谈事情。餐馆很安静,他们吃自己的食物,这与我们的饮食文化有很大不同。疫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教育是巨大而致命的。除了纠正吃喝,饮食不良,不吃饭,还要改变饮食习惯。首先要从共享制度和自觉使用筷子入手。中国人认为自助餐不上档次,所谓吃大餐就是把它摆在桌子上。但这并不完全正确。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前不久去杭州参加“中阿电视论坛”,因为有外宾参加,所有的会议都用自助餐,各种美味的中国菜。谁说自助餐没有等级?谁说中餐一定要凑一桌?在国内吃过“两会”的饭,也参加过自助餐。闭上眼睛想害怕这样的会议,不缺成绩。当然,由于习惯不同,有些人去自助餐厅,可以随意拿。当他们觉得自己便宜又不白的时候,他们带来了很多。结果他们吃了一半,浪费了一半。还有说一些竞争对手为了扳倒对方,邀请了一批农民工...所以兰州的几次自助餐都失败了。当然,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餐厅很难成立自助餐。

(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那么,在大力提倡自助餐的同时,如果一定要吃饭,能否要求每一位用餐者从自觉使用筷子开始,尽量不要把含在嘴里的筷子搅进大众的菜品里?在有些人的观念里,要求别人用公共筷子,感觉自己抛弃了他;并把他吃过的“嘴”(也就是吃剩的食物)带过来,毫无介意地吃下去,只为表示对他的尊重,仿佛他是一家人。

其实钟院士不是说连一家人都要用公筷分头吃饭吗!这样才能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院长王晨呼吁,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家人,要采取行动推广共享餐饮和筷子的制度。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把每一场灾难都当成社会进步的契机。希望这次疫情过后,我们能重生。好的饮食习惯,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

标题:(本地)家里蹲,我想起了分餐与公筷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

兰州日报介绍

兰州日报网立足甘肃,着眼于服务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对信息获取的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省内一流的新闻类网站,网站现开设新闻中心、兰州视窗、区县频道、媒体聚焦、领导活动报道集、视频新闻、理论学习、新媒体H5、文化、摄影、健康等频道为您介绍兰州新闻以及甘肃经济和社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