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李军:建设大数据平台的责任担当
本篇文章1513字,读完约4分钟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何
李俊,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教师,计算机专业工学博士。在无烟抗击疫情的战争中,他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他立即给学院党委写了一封招标书,带领技术团队开发了“校园疫情日常管理系统”和“疫情防控大数据管理平台”,短短十天就正式上线,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了掌握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和8所市属中等学校近18000名中、高职院校教职工和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健康状况,李俊带领技术团队从新年第二天开始全面开发“校园疫情日常管理系统”和“疫情防控大数据管理平台”,仅用十天时间就正式上线。 实现对每个教职工、中高职学生和学院服务人员的健康和生活状况的实时监控。 通过该平台,学院可以在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师生假期动态和当前身体状况的信息,有效缓解了寒假期间师生状态信息统计困难、工作量大的问题。
平台主要由“校园疫情日常管理系统”和“疫情防控大数据管理平台”两部分组成,前者用于对兰州现代职业学院近1.8万名师生和兰州新区8所市属中专学校进行监控,后者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监控和动态分析。
“如果借用第三方管理平台,会无形中提供1.8万师生的全部个人隐私,因此信息安全存在巨大风险。”在设计大数据系统之初,李俊就对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隐患做了大量的思考和周密的部署。他在学院自建的私有云中搭建系统,通过超融合分布式存储完成学院的数据中心设想。对所有数据进行脱敏处理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分析,既满足了疫情防控信息化,又实现了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举报容易数!”李俊表示,统一平台可以提供日常举报功能,如钉钉、微信等。,并且可以随时了解人员的日常汇报情况,比如“今天打卡多少人”“健康与否”,但是对于普通单位来说,如果不使用第三方平台,打卡后数据怎么统计呢?特别是学校,人数多,工作量大,要用信息技术防控疫情。日常程序负责基础数据采集,大数据平台负责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处理。在有效保护师生隐私的前提下,能够科学智能地掌握师生情况,为学院疫情防控提供分析、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健康日常程序”整合到大学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日常填写”栏填写自己的情况。后台数据统计汇总关注师生日常健康状况,让他们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寒假期间师生的动态和当前身体状况。
“大数据疫情防控管理平台”在保证用户隐私和安全的基础上,以数据挖掘和分类分析为手段,重点监控日常数据中各类外出、接触、居家人员的分析统计,利用算法模型和规则提供相关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进行师生持续跟踪和14天隔离信息预警。
该平台还具有异常通知功能。如果师生发现异常情况,或者接触确诊和疑似病例,可以分五类上报。同时,根据省、市、兰州新区相关主管单位的实际管理需求,将原有的手工报表逐步转变为“自动采集、自动统计、数据导出、审核上报”的模式,充分依靠信息技术为学院的疫情防控提供准确的统计和可视化显示,也为开学后的网格化管理提供便利。
为了让师生能够及时获取权威疫情信息,平台还借助ai技术在程序中嵌入了心理咨询问答、就近疫情查询、实时疫情分析等栏目。发布的信息与甘肃省卫生和卫生委员会等官方平台同步更新,提供新冠肺炎肺炎的实时动态、治疗和预防。
李俊从开始开发疫情防控大数据管理平台以来,一天也没休息过。单位在兰州新区职业教育园区,家在兰州市。他居住的小区实行通行证管理制度,一户一卡。他上班的时候,家里其他成员一定不能出门。每隔几天,他需要从新区开车70多公里回兰州,为家人购买生活必需品。基本上,他一天24小时全负荷工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兰州青年专家的责任。
标题:(本地)李军:建设大数据平台的责任担当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