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兰州日报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兰州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城关区、西古区、红古区、安宁区、七里河区等地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主页 > 新闻 > (本地)方正龙:带领父老乡亲们奔小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本地)方正龙:带领父老乡亲们奔小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来源:兰州日报网作者:府雪兰更新时间:2020-11-13 06:06:02 阅读:

本篇文章1304字,读完约3分钟

“老方,你回来了吗?今天去我家吃饭,一走了之!”“老方,今天来我家吃饭,可是你好久没来我家了。”……每次回老家,方正龙总是被村民拖来拖去,好像是家里人一样。对此,方正龙也以自己的好人缘为荣。

九赤泉村是兰州市七里河区西郭源镇包子村最偏僻的自然村。位于七里河区后山、二阴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2300米。农作物主要有百合、小麦、马铃薯等。,有单一收入。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是典型的靠天气吃饭的贫困村。就是这样一个贫穷的村庄,却诞生并成长了一个有着济世情怀的平凡而成功的企业家。他从这里走出来,在这里吃饱了饭,怀揣梦想,立志改变家乡的贫困,带领村民们全面幸福小康。他就是方郑龙,兰州第三个“诚实守信”的道德楷模。

(本地)方正龙:带领父老乡亲们奔小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我们村之所以叫九池泉,是因为这里有泉水。”时至今日,方仍对九池春“耿耿于怀”。1990年,面对家乡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日渐萎缩的植被、逐渐枯竭的自小饮用泉水,方萌生了恢复家乡美丽容颜的想法,这只是一点点初衷和想法,为20多年来持续的屯田造林注入了动力。20年来,方为恢复家乡的生态环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林面积从当初的300亩逐渐增加到现在的近2000亩。植被逐渐茂密,干涸的泉水再次喷涌而出。最初的想法终于实现了。

(本地)方正龙:带领父老乡亲们奔小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此期间,1993年,村小学使用了几十年的土坯房面临被利用的危险,方亲自投资12万元,修建了一栋教学大楼,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上下两层,富有文化特色,可容纳近百名儿童上课学习。2000年,为了丰富村民的闲暇时间,方投资210万元在村里新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配备了标准化的篮球场、乒乓球台、各种建筑设备和文艺活动礼堂。

(本地)方正龙:带领父老乡亲们奔小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追求财富,追求财富的最高价值,方正龙通过造福家乡体现了这一点。从重视教育、美化环境、植树造林,再到建设文化设施,历时六年,投资180多万元,用卡车、人背、驴运砂石水泥,修起了一座连接心灵、富民的桥梁,拓宽了4公里长的30度以上的通村路。

2015年,方在前期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投资1000万元,按照同等标准搬迁安置20户未搬迁农户,新建20套200平米两层别墅;投资140万元水泥硬化九赤泉至泉沟2公里道路;投资8万元在村内安装2个垃圾站、20个垃圾桶、1辆垃圾车;投资450万元,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山地森林景观资源,建设3个不同建筑风格的观光景点,梯田、亭台楼阁,铺设观景通道和台阶2000米;投资100万元,在村内荒坡上改建建设一个3500平方米的农家乐广场,用于观光旅游集散和车辆停放点;投资150万元硬化新建农民安置点1.5公里道路和农家乐广场,周边植树2000株,建草坪10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投资100万元,带动农民开发10套新农房,平均营业面积120平方米,配套餐饮娱乐设施。

(本地)方正龙:带领父老乡亲们奔小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如今,九池泉村已经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和著名的生态旅游村,村民们也越来越富裕,方30多年的善行也有了回报。不求回报,不求名利,假扮老乡,表现出极大的无私爱心,方正龙以非凡的勇气和非凡的气魄,在家乡创造了神话那样的巨变故事,为老乡们全面迈向小康生活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兰州日报新闻联播记者李

标题:(本地)方正龙:带领父老乡亲们奔小康是我最大的幸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

兰州日报网推荐资讯

兰州日报介绍

兰州日报网立足甘肃,着眼于服务各行各业和广大群众对信息获取的需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省内一流的新闻类网站,网站现开设新闻中心、兰州视窗、区县频道、媒体聚焦、领导活动报道集、视频新闻、理论学习、新媒体H5、文化、摄影、健康等频道为您介绍兰州新闻以及甘肃经济和社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