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1号线载文明而驰 驭新风前行
本篇文章1354字,读完约3分钟
志愿服务全媒体记者兰州日报马俊社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是目前全市交通流量最大、载客量最大的车辆,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与国内其他城市修建的地铁“老大哥”相比,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于去年6月23日正式试运营,从“年龄”上可以算是“小学生”,但文明时尚的养成却是从“小”开始的。
文明始于建筑工程
从施工开始,兰州就将文明基因根植于地铁建设中,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六项100%要求,在兰州西站北广场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实施绿化施工措施,并在一号线沿线各施工现场围护上张贴文明海报和标语。
今年复工后,《地铁周刊》记者前往兰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负责的几个建设项目,观摩疫情防控,探索项目进展。在参观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建筑工地秩序井然,干净整洁。“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兰州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实施手册》和兰州市城市管理相关要求开展文明施工工作。”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号线一期、在建人防工程施工现场等。,设置全封闭施工围挡,并安排专人每天清扫和清扫围挡和溢流座周围的灰尘。保持干净整洁美观。”
文明始于公益活动
早在1号线试运行前,兰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兰州市公安局、兰州市文明办就做了大量工作,并全面启动了“文明乘车宣传动画”、“兰州市轨道交通禁运品目录”、“文明乘车地铁建议书”等各项宣传工作。
去年11月,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还开展了“文明乘车,从我做起”的文明宣传活动。同月,兰州日报和兰州轨道交通公司推出“共享阅读”活动,兰州日报和兰州晚报进入19个地铁站,市民免费进入。今年4月1日,《兰州日报》与兰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联合策划并推出了“冻结城市记忆”——“最美的脸”公益展,以此向疫情致敬,该展览出现在1号线西站十字车站,广受大众好评。
文明始于志愿服务
“您好,有什么事吗?”“你好,可以直接用手机扫码。”一号线建成后,身穿背心的志愿者成为地铁站的一道亮丽风景,帮助市民购票,引导市民有序进站,尽可能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帮助。“积极联系兰州市文明办和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公司青年志愿者在兰州志愿者网站实名注册。目前已有380多名注册志愿者。”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明始于创新的服务载体
为了方便公众,去年9月1日,1号线根据客流和运营情况调整了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加了在线列车数量,延长了运营时间。12月28日,支付宝、腾讯、中国电信等单位联合举行兰州轨道交通互联网多元化骑行启动仪式,开通微信、支付宝和“翼支付app”扫码过闸服务。同时,兰州轨道app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实现运营查询、失物招领、投诉受理、“车站活字典”等便捷功能。
文明从美化站内外环境开始
明亮干净,市民对一号线车站的环境竖起了大拇指。为了给乘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市轨道公司大力整治1号线各站周围的卫生。“重点抓好1号线各站周围的环境卫生改善,确保站内外和车内环境整洁,附属设施完好,标志清晰。加大控烟力度,对轨道交通所辖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吸烟实行严格监管、零容忍、重罚。”市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大力创建文明站,在东港、五里铺、东方红广场、西站十字、兰州城市大学(省科技馆)五个站设立党建标准化试点站,在小溪湖站设立廉政主题站。
兰州日报新闻联播记者杜志超赵文瑞
标题:(本地)1号线载文明而驰 驭新风前行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兰州日报网致力于为网友提供兰州最新的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兰州日报网将予以删除。